肝脏是机体储存维生素的“仓库”。当肝脏受损时,“仓库”储存维生素的能力也会下降。
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机体95%的维生素A都贮存在肝脏内。而且还是维生素C、D、E、K、B1、B6等的贮存和代谢场所,维生素缺乏,削弱了肝细胞的免疫功能。
维生素A能保护肝脏,具有抗肝细胞损伤、保肝、恢复肝功能的作用。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抗氧化的维生素如A、E、C、β-胡萝卜素等,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保护与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损伤后肝细胞变性坏死,起到阻止肝组织老化的作用。
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A有两大类。
一类是来源于动物食物中的维生素,如鱼肝油、蛋黄、奶及奶制品。
另一类是来自植物性食物的B-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有胡萝卜、韭菜、菠菜、豌豆苗、小白菜、油菜、西红柿等。
B族维生素就像体内的“油库”,它能加速物质代谢,让它们转化成能量,不仅能给肝脏“加油”,还能修复肝功能、防止肝脂肪变性,进而起到预防脂肪肝的作用。
而且B族维生素能提高肝脏内的酶活性,有助于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加速肝组织再生,增加肝脏解毒能力。
由于B族维生素能溶解在水里,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因此必须每天补充。
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有各种谷类、豆类、瘦肉、鱼类、蘑菇、紫菜等。
维生素C具有强大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在抗氧化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通过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等作用对抗肝损伤。
宜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大枣、猕猴桃、草莓、柑、鲜桂圆、白菜、油菜、菜花、芦笋等。
近几年有关维生素D缺乏与慢性肝病相关性研究的报道不断增多。
一方面,肝损伤时易发生维生素D代谢紊乱;
另一方面,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胆汁瘀积、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理变化。
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等。
另外适当晒太阳也可以补充维生素D,但不要隔着玻璃,因为玻璃阻挡了紫外线,不能活化维生素D。
维生素E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维生素E能够抑制TGF-β介导的Ⅰ型胶原合成,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保护肝细胞避免凋亡,减轻实验性肝损伤。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植物油、坚果类、豆类及海产品。
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份,肝脏中储藏的铁比体内全部血液中含有的铁还要多。铁的吸收和代谢与维生素密切相关,如维生素C、叶酸、B12等,这些都需要补充来满足。
食物中的铁以两种形式存在:原血红素和非原血红素。原血红素铁很容易被身体吸收(约20%被身体吸收),新鲜的动物肉类富含这种铁,如牛羊肉、家禽肉和海鲜。动物的肾脏和肝中含铁量尤其丰富,但是只有约5%能被身体吸收。
富含铁的水果有桃子、火龙果、桂圆、樱桃、草莓、红枣、杨梅等。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毒性较小,但大量服用仍可损伤人体器官。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摄入过多时,并不能通过尿液直接排出体外,容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
维生素A
(1)推荐摄入量(RNI):成年男性:800ugRE/d?,成年女性:700ugRE/d。
(2)适宜摄入量(AI):成年人2500μgRE/d。
(3)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成年人:3000ugRE/d,孕妇:2400ugRE/d,儿童2000ugRE/d。
维生素B
(1)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
维生素B1: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2mg;
维生素B2:成年人每天推荐摄入2—4mg;
维生素B3:成年人每天建议摄入13—19mg,孕妇每天推荐摄入20mg,哺乳期妇女每天推荐摄入22mg;
维生素B5:成人建议每天摄入10mg;
维生素B6:成人每天建议摄入1.5—2mg;
维生素B7:成人建议每天摄入25—300ug;
维生素B9:成人建议每天摄入180—200ug,哺乳期妇女在前六个月需摄入280ug,之后六个月则需每天摄入260ug;
维生素B12:成人每天推荐摄入12ug。
(2)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维生素B1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每日为50mg;维生素B6适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每日为100mg。
维生素C
(1)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男性、女性100mg。
(2)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000mg。
维生素D
(1)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成年人:10μg/d。
(2)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20μg/d。
维生素E
(1)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男性、女性14mg。
(2)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800mgα-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