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炎症带来的健康问题,例如牙龈出血、发烧、咳嗽、咽炎及肿痛痒问题
谢邀。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也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保健意识的增强,加之通讯媒体对维生素的吹捧,不少人认为维生素对身体有益无害而长期或过量服用,殊不知,滥用维生素亦危害健康。
哪些人需要补充维生素?
1、因患有原发疾病引起维生素缺乏的人群,如:
●长期患疟疾的人容易导致叶酸缺乏,需要补充叶酸(维生素B9)。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缺乏容易缺乏维生素C,需补充维生素C。
●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因维生素K的合成障碍,应补充维生素K。
●因肝胆疾病、胃液分泌不足、肠瘘、胃大部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导致维生素吸收障碍。
●长期患消耗性疾病或食欲缺乏、吞咽困难、牙病,导致维生素缺乏的患者,均应适当补充维生素。
2、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导致维生素缺乏的人群,如:
●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肠道细菌受抑制使维生素K的合成减少,应补充维生素K。
●长期服用异烟肼的患者,因异烟肼的不良反应,容易导致维生素B6缺乏,应补充维生素B6。服用液状石蜡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并促进排泄,应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3、摄入不足或需要量增加的人群:
●长期吃素的人由于不吃动物类食品,容易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B12。
●妊娠妇女由于母体与胎儿组织快速生长,叶酸转换增加并且缺乏维生素B6,应该每日补充。
服用维生素应注意什么?
1、维生素宜饭后服用。
叶酸,维生素B、C等水溶性的维生素,主要在小肠吸收。如果饭前空腹服用,水溶性维生素很快通过胃,进入小肠而被吸收。水溶性维生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很快,致使其不能完全被人体利用,一部分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如果饭后服用,由于胃肠中有食物,使维生素缓慢通过小肠,吸收较慢,能够使维生素全部被人体利用。
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溶于脂肪类食物中才能被吸收。如果空腹服用,大部分脂溶性维生素不能溶解,导致大部分维生素不能被吸收。如果饭后服用,食物中的脂肪会使维生素溶解充分,从而更好地被吸收利用。
2、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C会破坏维生素B12,同时还会增加铁剂的吸收量。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阿司匹林等酶促药物会促进叶酸的排泄。
●维生素B6可消除左旋多巴的治疗作用。
●维生素C和维生素B1与氨茶碱、口服避孕药同服降低药效。如果您在同时服用以上药物,再补充维生素时就请注意了哦!
滥用维生素的危害:
维生素A:机体需要维生素A的量随年龄而异,婴幼儿对维生素A过多较成人更为敏感,婴幼儿平均每日摄入3-10万单位,2-6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慢性中毒者50%颅压升高,有时伴皮肤及毛发改变,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及疲劳。每日用维生素A300万单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急性精神症状,伴脑电图明显改变,脑脊液也有改变。如连续应用两年以上,亦可引起脂肪肝。
维生素D:过量的主要危害是血钙过多,早期征兆主要包括痢疾或者便秘,头痛,没有食欲,头昏眼花,走路困难,肌肉骨头疼痛,以及心律不齐等。晚期症状包括发痒,肾形矿脉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症,体重下降,肌肉和软组织石灰化等,比佝偻病的危害更大。
维生素E:滥用可引起下列疾病,如血栓形成、肺栓塞、高血压、男性乳房发育及乳腺肿瘤;并可引起阴道出血、头痛、眩晕、恶心、腹泻及肠绞痛、肌无力及肌病、视力改变、低血糖、心绞痛加重、生殖功能紊乱;还可引起免疫功能和内分泌代谢改变,血清甘油三脂及胆固醇浓度增高等。大剂量应用维生素E,可致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等症状。
维生素K:长期应用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能引起高尿酸血症。维生素K与血浆蛋白结合力较强,使新生儿(葡萄糖醛酸酶缺乏)血中的胆红质游离,造成致死性脑核性黄疸。此外,经常肌注维生素K1可引起臀部硬皮病样皮下组织炎。
B族维生素:滥用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无力、心前区疼痛、心悸、呼吸困难、上腹痛、呕吐、瘙痒等,甚至过敏性休克。过量服用维生素B1,可致头痛、烦躁、心律失常、浮肿和神经衰弱,甚至大量出血。妊娠期大量应用维生素B6可致新生儿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每日应用维生素B6 2~6克,持续几个月,可引起严重神经感觉异常、进行性步态不稳至足麻木、手不灵活,停药后可缓解,但仍软弱无力。
维生素C:大剂量服用可致泌尿系结石、血液代谢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应用大量维生素C,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健康人如长期应用维生素C,其体内维生素C含量反而减少,因大量维生素C改变了体内维生素C的调节机制,使之加速分解和排泄所致。口服大量维C还可破坏血清中及体内贮存的维生素B12。
因此,维生素虽好,切记不可滥用哦!
另外,多种营养元素的详细科普可以搜一下“2020全国科普日”2020全国科普日 | 所有人都需要关注的“黄金营养素”——维生素B族或者进入“中国营养学会官网”进行先关内容的查阅检索。
内容来源:上海药讯、合理用药百科《注意!维生素可不是你想补就能补的》
多种维生素片可补充大量的身体所必需的维生素,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像Pentavite多种维生素口服液大品牌,品质好。
在研究开始时,3,560 名 60 岁以上的成年人被要求通过计算机程序学习 20 个单词。在下一个单词出现之前,研究参与者有三秒钟的时间研究每个单词。紧接着,参与者被要求输入他们能记住的所有单词。
在第一年年底重新测试时,该研究发现,与服用安慰剂的人相比,继续每天服用多种维生素的人平均能够记住近一个额外的单词。根据周三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 研究,虽然影响很小,但具有统计学意义。
哥伦比亚大学 Taub 阿尔茨海默病和大脑老化研究所的神经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作者 Adam Brickman 说,记忆力的改善在研究期间一直存在,并且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来说更为明显约克城。
结果反映了2022 年 9 月发表的一项先前研究,该研究发现服用多种维生素的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记忆力、整体认知和注意力有所改善。2022 年的研究由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州温斯顿塞勒姆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
“在科学中,这种类型的复制是引用‘相信你的发现’的租户之一,取消引用。因此,我们对这种复制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增加了我们对观察到的东西的信心,”布里克曼说。
“这是一项有趣的研究,但这些差异并不大,”芝加哥西北大学 Feinberg 医学院普通内科主任 Jeffrey Linder 博士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我还担心服用复合维生素可能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做我们认为对认知功能更有益的事情,例如正确饮食、锻炼、保持社交和获得良好睡眠,”林德说。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美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所的预防神经学家理查德·艾萨克森博士说,虽然不到一个字的改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着意义,但很难说这样一个小改变是否会改善一个人的生活。
“这符合我的口头禅,即‘没有灵丹妙药’可以防止认知能力下降,”艾萨克森说,他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在我的诊所,我们会检查营养血液指标并个性化调整干预措施,这样做时我们不倾向于推荐多种维生素,因为我们解决了个体缺陷。”
这项新研究和维克森林-哈佛大学的 研究都是对超过 21,000 名成年人的更大规模研究的补充分析,该研究称为可可补充剂和多种维生素结果研究,或 COSMOS。该研究旨在分别测试可可提取物补充剂(不是巧克力)中膳食黄烷醇对减少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维生素对预防癌症的影响。
( 2022 年 3 月发布的 COSMOS 可可研究结果发现,心脏病发作等心脏事件减少了 15%,死亡人数减少了 27%。关于每日服用多种维生素的 COSMOS 研究发现在预防癌症方面没有任何益处。)
在 COSMOS 研究中,维生素由国际生物制药公司辉瑞公司提供,而拨款由玛氏公司旗下的 Mars Edge 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供。
布里克曼和他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精神病学研究所、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布莱根/哈佛医学院的合著者对研究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查,每年重复进行认知测试。
Linder 说,原始数据仅在第一年末显示出对记忆力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影响,而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安慰剂组也有所改善。
“我们谈论的是复合维生素组记住 8.28 个单词与安慰剂组记住 8.17 个单词之间的区别。这对我来说似乎没有临床意义,”他说。
布里克曼解释说,研究小组使用计算模型来推断和平均数据。
“因为我们在研究中有很大的年龄分布,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个测试中建立年龄和表现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基于我们手头数据的粗略估计,”布里克曼说。
“我们估计研究结束时复合维生素的效果相当于将认知老化减缓大约三年,”他说。
布里克曼说,这项研究无法确定复合维生素中的哪些维生素或矿物质可能对这种效果有所贡献。未来的研究需要测试单个组件并查看改进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
“之前的研究表明,维生素 B12 等血液水平与认知之间存在关联。 然而,测试维生素对记忆和认知的有益影响的临床试验结果喜忧参半。”波士顿。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2022 年 6 月,美国预防服务 工作组发布了关于使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的最新建议。尽管审查了针对 700,000 多人的 84 项研究,该工作组得出了与 2014 年相同的结论: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补充剂不太可能保护您免受癌症、心脏病或总体死亡率的侵害。
“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帮助他们活得更久、活得更好并预防疾病的神奇药丸,”林德说。“你猜怎么了?是运动。这是人们真正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